书架
1949开国大典实录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汇聚民主群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1948年4月,还在去西柏坡的路上,当获悉周恩来、任弼时等已经安全抵达西柏坡后,4月25日,毛泽东致电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通知他们即将召开的中央会议(城南庄会议一一作者注)准备讨论的问题,其中第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邀请港、沪、平、津等地各中间党派及民众团体的代表人物到解放区,商讨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的问题。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阜平召开了城南庄会议。会议讨论通过并公布了中共中央纪念五一节的口号。

周恩来在会上说,提出召开新政协的口号,从形式上看,是恢复了1946年1月政协的名称,但内容和性质都是不同的。五一口号是行动口号,不是宣传口号,这是今天形势发展的趋势,是全国人民的要求。

刘少奇在发言中说,目前,召开新政协的国际国内形势已经成熟,我们先提政协这个口号,可以起号召作用。要争取90%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中共中央在发布纪念五一节口号的第二天,致电上海局、香港分局,发出了关于召开新政协问题的指示,表示准备邀请各民主党派及重要人民团体的代表到解放区来开会,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电报指出,这个会议的名称拟称为政治协商会议;一切民主党派及重要人民团体(例如职教社、民主建国会、学生联合会)均可派遣代表;会议的决议必须参加会议的每一单位自愿同意,不得强制;开会地点拟在哈尔滨;开会时期拟在今年秋季;会议拟由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主同盟及中共联名发起;会议拟邀请李济深、冯玉祥、何香凝、李章达、柳亚子、谭平山、沈钧儒、章伯钧、彭泽民、史良、邓初民、沙千里、郭沫若、茅盾、马叙伦、章乃器、张絅伯、陈嘉庚、简玉阶、施存统、黄炎培、张澜、罗隆基、张东荪、许德珩、吴晗、曾昭伦、符定一、雷洁琼及其他民主人士来解放区。

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海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香港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王绍螯;中国致公党陈其尤;中国农工民主党彭泽民;中国人民救国会李章达;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蔡廷锴;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谭平山;无党派人士郭沫若等联合致电毛泽东并转解放区全体同胞,表示:“当此解放军部队所至,浆食集于道途。”“乃读贵党五一劳动节口号……人民时势的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何胜钦企。除通电国内外各界暨海外侨胞共同策进完成大业外,特此奉达,即希赐教。”

在上海的民主建国会总部得悉香港各民主党派的响应后,秘密举行常务理事会,一致决议赞称五一口号,并指示章乃器、孙起孟为驻香港代表,向中共驻港负责人表明民建响应五一号召。

在香港的各界民主人士冯裕芳、柳亚子、茅盾、章乃器、朱蕴山、胡愈之等125人联名发表声明,对五一口号“热烈赞同”,并确信“新的政协召开之后,中国历史将会翻开灿烂一页,进一步建立一个统一的真正属于人民的新国家”。

在港妇女界知名人士何香凝等232人发表宣言,认为五一口号深深地反映了全国民众全体妇女的要求,表示“坚决地加紧团结,配合一切民主力量,争取人民的全面胜利,粉碎反动集团的残余力量,来实现‘迅速召开新政协’的口号!”

海外华侨获悉中共的五一号召后,也纷纷表示拥护。五一口号发表后,中共香港工委找到与著名的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关系密切的庄希泉,请他赴新加坡与陈嘉庚联系。庄希泉到新加坡拜会了陈嘉庚,转达了中共要他回国参加政协会议的真诚邀请。不久,陈嘉庚收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月20日的亲笔邀请信。毛泽东在信中表示,为了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此亟待各民主党派及各界领袖共同商讨。“先生南侨硕望,人望所归,谨请命驾北来,参加会议,肃电欢迎,并祈赐复。”

接到毛泽东的邀请后,陈嘉庚立即复电:“我们大功将告完成,曷胜兴奋,严寒后决回国敬贺。”

4月初,70多岁的陈嘉庚,踏上了归国的旅程,途经香港、天津,4日,乘火车到北平,受到董必武、林伯渠、叶剑英、李维汉、李济深、沈钧儒的热烈欢迎。

在给陈嘉庚写信的同一天,毛泽东又给司徒美堂写了一封语气真切、态度诚恳的邀请信。

司徒美堂是美洲侨领,身居美国。由于远隔重洋,收到毛泽东的信时,国民党南京政府已经宣告灭亡。83岁的司徒美堂读罢毛泽东的来信,心情异常激动,决心动身回国。然而,他身边的朋友和致公党、安良党的兄弟对此议论纷纷。司徒美堂力排众议,表示:忠诚爱国、义气团结、侠义除奸乃我洪门精神,现今举国民主进步团体及代表会聚北平,与中共共商建国大计,如此国家大事我洪门焉有逃避不参与之道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1948年8月起,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周恩来的周密安排下,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和海外华侨代表,陆续进入东北和华北解放区。北平解放后,已到解放区的各民主党派及爱国民主人士汇合到北平。

1948年7月31日,周恩来致电中央军委总后勤部长杨立三,指出:港、沪将有一批党员干部和民主人士经大连来华北,指定钱之光负责大连的接头、招待事宜;由大连到石家庄,拟由后勤部负责。

曾长期在国统区工作的钱之光,抗战时期担任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处长。8月2日,周恩来又致电钱之光:“以解放区救济总署特派员名义前往香港,会同方方、章汉夫、潘汉年、连贯、夏衍等,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同时,中央派刘昂从西柏坡到大连接替钱之光的工作。

钱之光从大连出发,经安东(今丹东)跨过鸭绿江大桥抵达朝鲜边界城市新义州,转火车到平壤,同苏联的办事机构办理了租船的手续,然后去罗津租乘了苏轮“波尔塔瓦号”,开始了远程航行。

从罗津到香港,要经过朝鲜海峡、东海和台湾海峡,航程漫长,为了应付意外情况,钱之光一行事先商量好各自的身份,并商定到了复杂地带,还要装扮成船上的职工。钱之光回忆说:我们船上装的是大豆、皮毛、猪鬓等土特产品,还带了一些黄金,准备到香港换回西药、电讯器材、高级纸张以及汽车轮胎等物资。在这次往香港的航行中,我们遇到过国民党海空军的监视,也遇到过龙卷风。旅途的风险总算过去了,当我们的船快到香港时,就看到海面上有许多轮船,船杆上飘着不同国籍的旗帜,香港当局的缉私快艇,也来回穿梭。当时,为了避免引起注意,我改扮成船上的锅炉工,脸上、手上、身上都是煤灰,即使熟人见了,也很难认识。等海关人员上船检查后,我才洗了澡,换上西装。我们终于安全地到了香港。

8月9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共华南分局负责人方方并香港分局,指出:“为邀请与欢迎港、沪及南洋民主人士及文化界朋友来解放区,并为他们筹划安全的道路,望指定汉年、夏衍、连贯负责计划,并协商一个名单电告。”接到电报后,方方与潘汉年等人立即着手安排这项工作。钱之光到达后,向他们介绍了解放区的情况,传达了中央指示,并一同协商接送民主人士北上的问题。他们感到,接送民主人士进解放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很好地筹划。他们还专门建立了电台,与西柏坡和大连沟通联系。

经过艰辛、秘密的工作,基本上做好了第一批民主人士北上的准备,钱之光便向周恩来发出了请示电:准备租用苏联货轮运送第一批民主人士经朝鲜到东北解放区。8月30日,周恩来复电钱之光,同意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