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绝世经典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台建成,共累死了七千五百三十四个壮丁,因黄金之故,这里又叫黄金台,台顶之上可同时容纳八万人。”

  立姓之言神乎其神,成名只觉匪夷所思,在感慨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之时,同情为此丧命之人,道:“当真了不起的建筑,只是苦了百姓和死去的壮士。”

  立姓道:“看,你又来了,我好心讲故事给你听,你又发牢骚,早知道不说了,这是你我能决定了的吗?”

  成名忽道:“你说那么多金子会不会有人偷!”

  立姓道:“谁敢,天子脚下,戒卫森严,连一只鸟也别想飞进来,除非他不想活命了”,没好气道:“别说没用的了,上去吧。”

  成名立姓二人毕竟非凡人之躯,轻轻松松便登上高台,反观同行其他人,脸红气喘,几乎丢掉半条命,却没人敢说半句怨言,众人各自觅了座位,分别礼坐,立姓与许多交好之人打过招呼,同成名自去前端绝佳位置落座。

  少时,人员全部到齐,座无虚席,放眼高台之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头,各色人等参差不齐,只怕有万余来人,立姓介绍道:“今天各界精英,天下名流,四方绅士都到齐了”,指着当中几人道:“那是法家代表人物李斯、那是墨家代表人物墨干、道家代表人物杨同,名家代表人物公孙占、儒家代表人物淳于越、叔孙通……身后是他们的弟子”,拣些重量级人物说与成名。

  成名听立姓一一说来,一时也记不住,只能听个大概。

  却说众人早早候场,等了已有一个时辰,已至辰时,仍不见皇帝身影,人群中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显是按奈不住,众人恍惚间,忽听有人呼喊道:“陛下驾到”,但听得礼花炮响,钟鼓鸣鸣,众人自知皇帝姗姗来迟,场上顿时鸦雀无声。

  一声声震荡悠长声中,只见秦皇稳步而来,黑色龙袍加身,头顶琉璃旒冕,神态高昂越过众人,直有半个时辰,这才走至台首,一甩长袖,坐于龙椅之上。

  众人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嬴政凌驾云霄之上,看时候差不多了,抬手止住众人,朗声道:“朕自统御海内,天下臣服,一心便想着举办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大盛会,一来感谢上天恩德,二则抚恤黎民百姓,今日得偿所愿,朕心甚慰!”

  众人道:“吾皇千秋万载,一统天下!”

  嬴政道:“好,诸位肺腑之言,佑我大秦千秋万世,足见各位都是贤良忠臣,可是光说不练假把式,朕今天就广开言路,就朕昔日作为和将来国家如何发展,到底是实行郡县制还是沿袭分封制两个主题发表意见,说得好有赏,说得不好朕也不罚,诸位远道而来,各俱百家之长,学识渊博,也代表天下人的心声,大家尽管畅所欲言吧!”

  欲说今日天下名流云集于此,就是为了在秦王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有摄秦皇威颜,虽嬴政发话,没有人敢率先开口。

  嬴政看众人欲言又止,没人愿做出头鸟,道:“李斯,你先来!”

  场下李斯见皇帝点名自己,稍稍紧张,清清嗓子道:“自大秦立国,前后有穆公、孝公等贤明君主励精图治、开疆拓土,为大秦打下坚实基础,及至吾皇陛下,天之骄子,吞灭六国,一统天下,自此天下再无战乱纷争,百姓安居乐业,宇内歌舞升平,丰功伟绩,震烁古今,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斯一言既毕,众人呼道:“吾皇圣明,吾皇万岁!”

  嬴政笑道:“哈哈哈,说得好,继续”!

  众人见李斯拨得头彩,再也无所畏惧,一人道:“陛下贵为天下之主,乃天命所归,万物运作自有规律,该来的会来,不该来的不会来,陛下只须掌握其中规律,顺其发展,大秦自可万代相传”,乃道家代表人物杨同。

  话音刚落,一人驳斥道:“一派胡言,净说些虚头虚脑、不切实际的话,好比将要饿死之人,他要的只是一碗粥,你却跟他讲什么大道理,此举岂非对牛弹琴,世间规律是什么,你要能掌握你还会坐在这里”,乃名家人物公孙占。

  杨同看看说话之人公孙占,蔑道:“你懂什么,我所言谓之道,一切由道而生,对立统一,道乃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存在,任何事物都有其道,想要参悟大道自非易事,谅你凡夫俗子永远也不会明白!”

  公孙占恼道:“你才是凡夫俗子,沽名钓誉之流!”

  杨同道:“我是不是凡夫俗子还轮不到你评价,难道你名家是呈口舌之争,靠口出污言秽语存活的吗?”

  公孙占急的满脸通红,道:“你,你……”

  一人接道:“我赞同杨学士所言,不过说的太笼统抽象了,不具体,我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或阴或阳,或正或反,或生或死,或悲或喜……等等,都有好坏两面,比如天下雨浇灌庄稼是好事,可是下个不停引发洪灾就变成了坏事,比如人们只顾吃肉觉得十分美味,却又何曾顾虑到被吃动物的感受,再比如陛下占有天下,享尽人间富贵,对陛下而言自是好事,可对陛下消灭之人来说,却是苦难坏事,因此做任何事之前,都要考虑到结果好坏,朝好的一面去做,量力而行”,乃阴阳家邹行。

  一人道:“邹先生是在诅咒陛下,说陛下的不是了”?乃墨家墨迹。

  邹行忙道:“我自然万万不敢对陛下不敬,我只是举个例子,你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的。”

  只听公孙占哼一声道:“邹行,你倒是说的冠冕堂皇,难道你不吃肉么,吃了肉之后你才考虑肉的感受,真没见到这么不要脸的人。”

  邹行道:“我不吃肉”,噎得公孙占无语。

  墨迹道:“不管邹先生吃不吃肉,或者真的不吃,或者偷偷的吃,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没有人会在乎你是否吃肉,要看你吃了肉怎么解决这件事,怎么向别人解释清楚。”

  邹行道:“你管我吃不吃肉,就算真的吃了又能怎样,哪条法律规定我不能吃肉?”

  墨迹道:“说漏嘴了吧,看来你是吃肉的!”

  一人道:“不管邹先生是否吃肉,前提是他是否吃的起肉,想陛下统一六国之前,天下还未安定,战乱连连,百姓流离失所,别说吃肉,就是喝粥也没有,多少人饿死田间,仗陛下天恩,如今风调雨顺,这才五谷丰登,百姓才能填饱肚子,吃肉简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乃农家简单。

  公孙占道:“蔡坤,你不要扯开话题吗,我们是在说吃肉,你说打仗那些事儿干嘛?”

  一人道:“打仗怎么了,没有战争哪有和平,哪有现在的美好日子,在座各位要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忠烈之士拿献血和生命换来的,不管吃肉也好,喝粥也好,有的吃已经很不错了,要珍惜它”,乃兵家吴畏。

  蔡坤附和道:“吴将军说得不错,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大家要学会居安思危,有肉吃时且珍惜,莫待无肉空流泪!”

  一人打断道:“我不同意蔡小郎的看法,为什么战乱年代就没有肉吃,和平年代就有粥喝,想想我们的祖先吧,在远古时代,人们根本不知粥为何物,要想生存下来必须吃野兽的肉,有时候还是生吃,生吃啊列位,敢问现在吃生肉有谁下的去嘴,还妄谈喝粥,简直可笑”!乃杂家毕良。

  一人道:“吃肉也好,喝粥也罢,大家肉体凡胎,无论吃什么,都会生病,这里涉及到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养生,相信这是大家的盲点,想必很多人都听过养生,可何为养生,又该怎么养,养起来有哪些注意事项,大家想过没有”,乃医家叶一。

  一人道:“怎么养不重要,关键得看你有没有资格,有没有条件去养,要是富贵人家,有钱有势,想怎么样便怎么养,可要是贫苦人家,吃饭都还是问题,哪有资格谈养生呢?总之一点,有权就可以任性,有势才可以非为”,乃纵横家黄某。

  黄某言毕,众人纷纷指责,有人道:“陛下孝义治天下,众生平等,有权有势就可以凌驾一切吗,就可以胡作非为吗?

  有人道:“黄某典型的顽固派,妖言惑众,蛊惑人心,应该将他处死!”

  ……

  李斯见场面混乱,不加以制止自是不行,开口道:“大家安静,国有国法,要不要处死黄某谁说了也不算,只有法律说了算,不光如此,任何事都可以以法律衡量,法律最公平,正所谓以法治天下,国运恒久也不衰!”

  一人忽道:“大家静一静,大家已经跑题了,今日主题乃讨论国家制度,到底是沿袭分封制还是创立郡县制,关乎国家大事,不是为了惩治某个人,或者呈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能!”

  众人不料有人胆敢顶撞李斯,齐刷刷看向那人,乃儒生淳于越。

  李斯认得淳于越,见他冲撞自己,心中微微一惊,不动声色,平静道:“这还用讨论么,国策早定,自然是继续实行郡县制,这已经是板上钉钉,毫无争议之事,淳于博士还有什么疑问么?”

  淳于越道:“这只是你的看法,我并不这样认为!”

  李斯道:“哦,说说看!”

  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