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在古代建工业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王由桢的最终计划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下西洋商人,巴不得他越早离开越好。

  毕竟,这可不是从昌邑县的官僚乡绅手里买棉花,而是要跨海去倭国。

  这一来一回,时间可不短。

  王由桢行了一个西洋礼节,立即离开了这里,坐上了潍水上的一艘平沙船。

  顺着潍水向北面行去,在莱州湾转了一圈,换上另一艘平沙船又回到了潍水。

  再次顺着潍水航行,只不过这次是向南航去,前往响马的寨子。

  几天以后。

  王伢人带着盐池村的青壮们把纱锭全部运送完毕,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了正在修筑的水力纺纱厂。

  与此同时,王由桢带着几名弟弟抵达了响马的山寨。

  聚义厅内。

  王由桢早就换回了大明人的打扮,并且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这才被响马请到了山寨里。

  盐池村这段时间闹出的动静可不小,盐池村附近的出海口又关系着响马的纱锭生意。

  消息灵通的响马,早就得知西洋商人借助盐池村王家的名义,在潍水河岸边置办了纺纱作坊。

  符烟山的响马能够存活这么长时间,并且越来越壮大,关键就在于消息灵通。

  当他们得知这名身材高大到需要他们仰视的少年,竟然是王家的长子长孙,直接由一名小掌盘子把王由桢请到了山寨。

  王由桢坐在官帽椅上,喝着山寨掌盘子珍藏的松江府芥片茶,严肃的说道:“这件事关系重大,还请掌盘子把山寨里的小掌盘子全部请过来。”

  掌盘子不明白王由桢这是什么意思,关系着纱锭买卖,心里有些不情愿。

  毕竟,随着山寨的逐渐壮大,山寨里一些实力强大的小掌盘子动了异样心思。

  着实是让掌盘子有些头疼,甚至开始出现了弹压不住的情况。

  只要掌握了纱锭买卖,每年就能给寨子里多带来几十万斤的粮食,山寨里的那些小掌盘子就永远翻不了身了。

  掌盘子看到王由桢这个少年的表情这么坚决,几十万斤的粮食对于他掌握山寨又太过重要了。

  顾虑到他二叔是西洋商人任命的掌柜,只能给王由桢一个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