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现代仙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风家祖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两点,大家准时集合了,然后向着风家祖屋出发。徒步过去就行了,虽然太阳有点大,毕竟不远,一公里多点,十分钟的事。大家一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拖慢了行程,两点二十分才到风家祖屋围堰前。

  但见前方风家祖屋所在简直就是一个庄园,方圆300余米,占地百亩,最外面是一圈十数米宽的护庄堰塘,堰塘边莲叶遍布,粉白荷花相间其中。或许水塘较深,中间部分并无荷叶,但几株睡莲点缀其间,盛开粉红的花朵,和塘边茂密高耸的莲叶,高低掩映、疏密有致,倒也别有一番和谐之美。一条青石拱桥横跨堰塘直抵庄园,穿过拱桥是一数十米长宽的稻场,红粘土铺地,平整干净,绝无杂草丛生。

  穿过稻场便是风家祖屋大门了,风家祖屋为古式砖木建筑,坐北朝南,院宽40米,深100米,共三进,院墙高约3米,真可谓高墙深院。

  祖屋四面皆有围墙,院门前一对数米高的巨型麒麟,门楼高约5米,极为恢弘,门楼向内凹进4米,是当地流行的卧槽门。杉木大门宽约6米,高约4米,表面刷的是清漆保护木材,保持原色,并无门台,仅有0.2米高的木质门槛,符合当地民众朴素的审美观念,而非那种朱红大门、数米高台、张扬霸气。

  围墙其余三面外种有十数株两人合抱粗细的刺槐、榆槐巨树,间杂数株板栗、核桃巨树,水边是低矮的桂竹丛,数株巨型垂柳俯立水边。

  林间一些栎木、枫树、杨树等碗口粗细小树生长,一些蔷薇藤蔓、映山红也一株株悄悄长出,甚至有一些毛桃、野枣树间杂其中,但却明显维持着一定的数量,明显是近年并未刻意清理干净而自然生长出的。所生长皆为乔木,冬天落叶,春季嫩芽新放,夏季郁郁葱葱,一片绿意,生机盎然。

  同学们踏上青石拱桥,取出手机互相拍着照,叽叽喳喳穿过稻场,来到了祖屋门前,这里绿树成荫,早已遮蔽了阳光,于是纷纷收起了太阳伞。

  祖屋大门关闭着,边上还开了一个一米宽一米八高的小门,小门倒是开着。门边卧槽内平行卧槽墙有一玻璃半墙小屋,里面坐着两男一女三人。

  见到风林这群学生到了,那四十左右中年男子和那二十来岁的女子走了出来。中年男子对着风林道“你就是风林吧,我是张叔,博物馆的馆长。你还是第一次回祖屋来吧!”

  “谢谢张叔,麻烦您了。小时候这里不让参观,这几年才开放,我又在外地读书,就没机会来了。况且我也一直不知道这个风家就是我们家啊!”

  “嗯,也不麻烦!这是张馨然,我女儿,大三学生,今年暑假过来陪我,顺便当当义务讲解员,对这里极为熟悉,就让她带着你们参观吧!你们年轻人在一起也方便。”

  “同学们好,我叫张馨然,弓长张、馨香的馨,然后的然,今天就让我当你们的义务讲解员,欢迎吗!?”张馨然落落大方的道。

  “欢迎馨然姐!”同学们竟然异口同声的道,大家都是一惊,太有默契了吧,然后就是一阵哄笑。也难怪,有这么一个大不了几岁的小姐姐领着大家转多开心啊,假如像张馆长这样的一副严肃样,就像个老学究还不闷死人。

  “好吧!我们先在祖屋外逛逛,见识见识千年古树,还有野果可摘的哦!不过不要马上吃,要先洗过才能吃哦!出发!”馨然极为干脆,毫不拖泥带水,带着大家,向右而去,由西、北、东最后回到南面大门。

  一路上什么五百多年的桑树、八百多年刺槐树、一千三百多年的槐树、一千六百年的板栗树、一千八百多年的核桃树,更有一株古银杏树已经二千七百多年了,关键人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