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鱼落知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下山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五人中要留下的三人两两相视无语中。老三年纪是他们中最大的,性格沉稳,最高兴的要数小师弟了,年轻活泼,一听可以出远门游玩,立马精神抖擞。要不是因为寒窗饱读了几年诗书,懂得了礼仪纲常,估计已经撒欢了。也是因为这几年来天天在书院读书让他对出门游学更加向往。年轻人,就不应该被困在一个地方,哪怕书中有金玉!

  老三单独身体前倾发问道:“敢问师傅,我与小师弟何时出发?”

  他师傅对其还是很放心,就没细安排,随口道:“今也可,明也行,你自己安排。”

  老三认真的回答道:“是,那我们就明天出发,今天先与几位师弟安排一下生活事宜和采购出行用品,明天早上拜别师傅!”

  “嗯,去准备吧。”

  ——

  南越之地,虎夷山,素以丹霞地貌闻名于世。正阳观,矗立于武夷山前,巍峨壮阔,有昼夜长明羽人国之称。观内香火盈盛,虽是清早,却也有三三两两游人在赏景逛市,或健身、或写生,好不热闹。

  院内道人天师也是早早起来,挑水劈柴,行文习武,画符研砂。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天师道人们素以斩妖除魔为己任,故而院内倒是少见红紫衣着的天师们,而正阳观俨然有成为天下第一观的趋势,为了让大众清楚了解观内道士天师故以青蓝黄黑红紫为分。其中青蓝为士红紫为师,青蓝大多在观内以博学为重,黄黑红则多在外行走卫道,紫衣者少见也。

  西周之地,真武山,与云顶之上立天宫,悬崖峭壁筑城墙,峰顶起殿仙气昂然。立西而守东,门内多清净仙人,紫气东来朝天阙,真武仙人拘怀来!虽在周地却能遥望宋城,立教十甲子,嫣然大门派。

  真武观内,一座偏殿里,两人正大快朵颐的吃着当地特色 ,一人抱一碗,桌上还放有两碗。一人囫囵吞咽着,很快就解决了一碗,有些意犹未尽,就伸向桌上两碗其中一碗,扒拉至面前,咽了口口水评价道:“这面最适合这个时候吃了,酸、香、辣、油而不腻、面白味美、酸鲜可口,关键还具有消暑开胃之功效,就是一碗吃不饱,两碗又撑着了,甚是无奈!”

  另一人头也不抬,嘴巴贴在碗沿上,一个劲的往里扒,听另一人抱怨完,快速吞咽一口回道:“那来的那么多事儿,吃不完就别吃了,这两碗老子我自己就都能解决。”

  “撑傻你,你个妥子!去厨房拿坨蒜去!”先开口说话的那一人,筷子往桌子上一摔,拉高着声音喊着。

  这人说话间也吃完一碗,正准备吃第二碗,看另一人如此,抬头就给他脑袋来了一巴掌,看着他说道:“小崽子,咱俩谁是师傅?谁给你惯的臭毛病啊?,大清早吃什么蒜?啊!不吃出去玩泥巴去!”

  那人双手扣在脑袋上有些微怒,大声喊道:“好你个老东西,你在跟我动手,小心我跟你急。轮也该轮到你了吧?”

  看他师傅没搭理他,泄了气的皮球般,悻悻的抱着面又吃了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哼哼。心里则在想怎么把这一巴掌还回来!

  第二碗明显是他师傅先吃完,他师傅吃完放下筷子后就用两只袖子摸了下嘴巴,看着他气鼓鼓的,像是把面当做师傅一样,狠狠地咀嚼着,想笑又忍着没笑,生怕小崽子暴走,又天天跟他闹腾!

  深呼一口气,忍住了笑,认真的看着他的皮徒儿说道:“吃完饭你就下山去吧!”

  徒弟听到后愣了一下,然后快速把碗里剩下的全扒嘴里,摇了摇头,把碗往桌上一放,也直接用袖子擦了擦嘴,翻着白眼道:“不去。”

  他师傅看着他那幼稚嘴脸,也不生气,接着说着:“当年带你上山的时候就已与你说明,只在山上待个三五载,就让你下山,现在都七年还多了,你也该下山了。”

  徒弟一听,立马慌了,眼睛微润颤声道:“你要赶我走?”

  这些年两人在山上,虽然没有在意过长幼尊卑,可在他心中还是认可那句“一人为师,终身为父的”。虽然现在师傅很少再与之打闹,可关系却没有疏远,反而对师傅更加依赖。

  师傅看着他那泪眼汪汪的就一阵头大,无语道。“是历练,历练啊!你个猪。这么大个人了,还流眼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