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贞观求生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在乎?不在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难道就杀卢家家主一个人吗?”

  “要不然呢。”

  “打蛇不死顺棍上。”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男的看头,女的流放。”

  “那盐场的生意怎么办?”

  “换一家就是了。”

  “你倒是冷血。”

  “因为跟我没关系。”

  “行了,退下吧。”

  “是。”

  看着李安适晃悠的身影,李二不禁喃喃自语,“也不知道你会不会恨我。”

  灾后的重建工作已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了,长安通往各地的道路也已经打通,国家的赈灾粮款也已经下发下去了。值得一提的是借着这次雪灾程家的馒头店开遍了大唐的每一个角落。想像一下,当你饥寒交迫的时候能吃上一块热腾腾的发面馒头是多么的幸福!顺带着程家馒头店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

  当程处亮兴奋的跟李安适说起这件事的时候,那真是兴奋的手舞足蹈。不过李安适马上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们家的馒头店就要改名了。”

  “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我问你啊,你家要这么大的名声干什么?像造反啊!”

  “怎么可能呢!绝对没有啊,小安你是知道的啊。”

  “我知道有什么用,陛下知道吗?”

  “所以我爹要把馒头店上交?”

  “是啊,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看着程处亮有些落寞的背影,李安适不禁摇了摇头,还是太年轻啊。

  不过就算再忙也不能忘记了每年最重要的时刻,过年。

  除夕的前几天杜月儿就忙活了起来,大扫除。看着身边的人都是一副忙碌的样子,李安适不禁打了个哈欠,“搞的那么忙干嘛,一辈子有那么多的年要过,不差这一回啊。”

  “话不能这么说,人的一生是何其的短暂啊,每一天都应该好好过才有意义啊。”正在指挥下人打扫卫生的杜月儿闻言回了一句。

  “嗯,说的有理。”正在喝酒的凌老二插了一句。

  “春困秋乏夏瞌睡,冬天正好眠。这才是人生的意义啊。”

  “安安就是懒。”

  “懒有什么不好的,懒才是国家进步的动力。”

  “何出此言?”只见李正直端着一壶茶走进大堂。

  “你们看啊,我因为懒发明了火车,这是一件好事吧;冬天我不想运动又怕冷,发明了贞观炉;夏天太热又不想扇扇子,发明了空调扇。怎么样,明白了吗?懒是一件好事。”

  “强词夺理。”

  “不管有没有理,有用就行。”

  “你就是懒。你看,你的玉佩掉地上了你懒得弯腰捡。”杜月儿走到李安适身边捡起掉到地上的玉佩扔到李安适身上,而李安适抚摸着玉佩上的李子思绪却飘到了前几天。

  三天前,李安适奉李二的命令前往大理寺的地牢看一下卢家的家主死了没。讲道理啊,那天李安适把老头气晕过去之后整个卢家都下了地牢,李二果然是死傲娇,还说他冷血。奇怪的是李二跟他说话有些莫名奇妙,“你会后悔那天跟朕说的话。”

  “什么话?”

  “男的杀头,女的流放。”

  “怎么会后悔呢,卢家跟我又没关系。”

  “你去了就知道了。”

  终于,在走到地牢门口的时候李安适一下子想了起来,自己的母亲好像就姓卢。一想到这,李安适呼吸开始急促,身体也开始颤抖。边上的大理寺卿看着突然不动的李安适问了一句:“李县公没事吧?”

  “没~没事,先带我去看看卢家的家主。”有句话怎么说的,近乡情更怯。用在这里虽然有些突兀,但意思差不多,李安适一直都想找的母亲可能就在眼前,但是他却退缩了,选择先看男眷。

  老头被关在地牢的最深处,穿着满是污垢的囚服坐在铺了稻草的石板床上。手上脚上都带着镣铐,头发披散着看不清脸,李安适刚要说话就被他抢先了,“来人可是李县公?”

  “当不得大人如此称呼。”

  “看到我现如今的样子,李县公是否很得意?”

  “还行吧。”

  “这次是老夫载了,我认了,但求李县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