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临行蜜蜜逢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梅香如故(番外)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香雪似雾,胭脂红梅,梅千俞常听冷先生说南国之秀丽并不在于春夏,而在于冬,在于那万物凋零之中尚存的一抹生机。

  而他的生机,或许就是那个冬至,那个踏雪折梅而来的翩翩少女。

  少女头上系着一块方巾,穿着素色的棉服,就这样迎着正午的日光,掀起帘子迈进私塾之中,一手捧着几支新折的梅花,一手提着个食盒,白净的面容掩在花枝间,因为吹了寒风,而微微泛红。

  梅千俞赶紧站起身来,接过她手中的梅花,又提过食盒,略有些羞赧,只说,“月儿,你怎么来了?是冷先生让你来的吗?”

  十二岁的冷香月一早踏着雪而来,正喘着气,“我爹说今天冬至,你一个人没饺子吃,让我给你送来呢。”她指指食盒,笑吟吟道,

  “饺子是我阿爹做的,但红梅是我折的,就当是送给我们的梅秀才一份薄礼啦!今年梅花这样红,明年乡试你定然能中举!”

  梅千俞面上有点发烧,不敢看少女弯弯的眉眼。

  以前娘常说他命苦,从小就没了爹,但他不觉得苦,他说,不苦,有娘就够了,以后他长大了让娘过好日子。

  可是造化往往弄人,他在这世间最后的依靠也没有了,娘死了,死在某个下雨的夜里一条也不算湍急的河里,怀中还揣着给他的毛笔。

  乡里的郎中说母亲纳鞋底不舍昼夜,一双眼早熬坏了,乡道本就坑坑洼洼,赶着下雨,母亲没看清就跌进了水沟,伤了头,趴在沟子里起不来了。

  娘起不来了,而年幼失孤的他又能怎么办,他只能默默擦净母亲脸上的泥水,用几个乡民凑的一点点钱草草将娘葬在了小山丘上。

  他去了善堂,只带着那一只毛笔,每日蘸着水在石砖上写字,因为他记得母亲说,贫贱不能移,他万不能不求知。

  是啊,他不能不求知,也是因为他在青石砖上那清秀的字迹,让命运之神再次眷顾了。他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恩人,私塾先生,冷谦。

  冷谦是个文人,但却也只是个文人,他十六岁就中了秀才,但也仅仅只是个秀才,他寒窗苦读数年却屡屡零落孙山始终没有中过举人。心灰意冷的他只得安定下来,妻子早逝,他带着女儿,在嵩山乡开了个私塾。

  那一日,他看见善堂边的一个小孩,拿着一直脱得只剩一点鬃毛的笔,蹲在石砖上写着,“十年磨一剑”,字迹尚且稚嫩却字字清晰,那种求知的模样让冷谦十分喜欢。

  他于是把孩子从善堂接了出来,带回了家里,教授他四书五经,又给他取了名字,“千俞”,千山灵俞,万物更新。

  而梅千俞也十分争气,十四岁童试就中了秀才,乡中为了鼓励他,又给他发了银子。

  冷谦也是十分欣慰,而冷先生的女儿冷香月更是万分崇拜他这个博学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