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用什么去衡量父母的爱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婚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家在原生家庭的基础上开始走向正轨,融入万家灯火,继续着柴米油盐的故事。
中国的传统思想里,成家立业,父母哪怕拼劲全部也要给儿子做好充分的铺垫。农村是铆足劲给儿子盖新房娶儿媳;城里人总会节衣缩食给儿子准备一套婚房,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中国的父母很辛苦,也很伟大。儿女要是看得见心疼父母孝敬父母倒也不枉父母的付出,但是碰见白眼狼,父母也只能晚景凄凉无依无靠。因为他们为了儿女几乎没有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我和哥哥买房先后就差2年时间,爸爸妈妈共拿出了15万元。这15万元对这两个人来讲是需要怎样缩衣节食。当我了解了当时的工资收入,我心里震惊了,他们掏出的这笔钱是他们毕生的积蓄,拿出来时毫不犹豫,这是一种怎样的伟大。
我们家农村的房子是87年盖的,盖房的时候就捉襟见肘,借了不少的外债,估计到88年才可能还完外账。如果从89年爸爸妈妈开始攒钱,89年到92,爸爸妈妈的工资每月不到100元,4年时间满打满算能攒不到一万元;93年工资改革,爸爸妈妈的工资不到500元钱,一直到1999年,工资每年涨200元不等,也就是7年间爸爸妈妈能攒下不到12万元,这也不过13万元,哥哥上班后给爸爸妈妈上交工资再算上,爸爸妈妈前后拿出的这15万元钱是怎么从牙缝中省出来的,我都不敢去细想更不敢去细算。
账算清楚了就会伤心,中国的父母亲对孩子的心是多么重,他们倾其所有,无怨无悔。
我们家虽是居民,但毕竟是在农村的环境下,爸爸妈妈在我想买房时大力支援我,他们是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心疼我居无定所,也没有嫌弃小寇家一穷二白,现在想来,爸爸妈妈对我真的很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