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唐末逍遥游李盛陈晶晶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只羡鸳鸯不羡仙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此言一出,李盛顿时有几分尴尬,这件事还跟他有几分关系,不过,由于证据不足,宫梓吉好歹还是被官府放了出来,但他的那个酒楼却从此关门大吉了。

七夕节终于到了,这个时候,伏天虽然已经过去,但是暑气尚存炎热未消,雨季虽然到了尾声,但霖雨却仍然未止。此时,五谷即将收获,正是繁忙的农事劳作即将开始的时节。

这一天自古至今就是个浪漫的节日。唐代皇宫专设的织造部门织染署每年七夕都要举行祭杼仪式,这已经成为了朝廷和后宫的例行公事。后来,更是有了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某年七夕那天在长生殿密会的故事,经过白居易的名诗《长恨歌》中那句脍炙人口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渲染,七夕节,也因为这两人在长生殿的海誓山盟,更加多了几分浪漫凄美的意义。

即便是那些长年以色艺事人以卖笑为业的歌妓,她们在七夕之夜也要搭香案,供香果,向织女祈愿,希望能够遇到一个像牛郎一样忠贞不渝的如意郎君。这一天,这些风尘女子们都要在闺房里仔细地对镜梳妆,满心欢喜地憧憬美好姻缘,迎接未来岁月。

浸月亭就是建在碧波荡漾的甘棠湖之上,甘棠湖古称景星湖,水源由庐山泉水汇入而成,湖周十余里,面积多达一千多亩,水质晶莹洁净,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州城。

很多年前,一出江州城的南门便是南门湖,百姓们要到湖对岸必须绕一大圈,当年的江州刺史李渤为了百姓们行走方便,组织民众在南门湖中修筑堤坝沟通南北。堤长大约七百步,长堤上又建桥安闸,用于控制和调节水位,且兼有灌溉农田之利。因为周代的召公爱民如子,常在甘棠树下现场办公,解民疾苦,后人就常用“甘棠”二字赞颂有功德贤能的官员。江州人为了纪念李渤,便将他与“召公”相比,称颂他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