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唐末逍遥游李盛陈晶晶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风花雪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因此,刘校尉在面对李盛时还能保持几分尊敬,他对守成和尚和钱胖子却是呼来喝去,无所顾忌,守成和尚和钱胖子早已习惯了他的跋扈。

这样一来,众人渐渐地话不投机,聊了片刻之后,刘校尉等人便起身告辞,李盛径直把三人送到门外,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这可是危急存亡的大事情,不是闹着玩的,他必须赶紧想办法,在这个兵荒马乱的藩镇割据时代,千万不能站错队!

唐代,藩镇势力日益滋长,藩镇幕府林立,文人入幕成风,一些文人们怀着满腔的报国热情,在科举仕途艰难的情况下,只好投奔比较重视人才,条件优越,来去自由的藩镇幕府,暂作安身之所,李盛也可以说是子继父业。

如今,李盛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首先需要他注意的就是语言,虽然他的前世是东北人,但他多次去鄱阳湖一带出差,对于这里的方言还是能够听得懂的,也能说些当地方言,但是口音的差别还是很明显,至于这一点,就需要以后逐渐地潜移默化了,在李盛的家里,即便是董管事和清雪听出差异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至于刘校尉等人,由于当前镇南军正是多事之秋,他们也没心思考虑太多。

既然来到了古代,李盛就不得不入乡随俗,他需要用毛笔写繁体字,还需要看得懂古文书籍,为此,他要捧着一本没有标点符号的书看上很长时间,一字一句地弄清楚字里行间的意思,不过,对于在后世里大学毕业的他来说,这也算不上有多么困难。

另外,在唐代,读书人的文化素养是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琴棋书画,尤其是唐诗,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清雪曾经说过,南平王钟传一直善待有才之士,为了附庸风雅,有时候他也会与属下的幕僚们一起饮酒赋诗。

在大唐这个唐诗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