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176,生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和马总、琴姐商量好小吴的住宿问题后,陈知年也到了下班时间。

  因为她今天生日,所以可以提前两个小时下班。

  听说,这是公司给小员工的小福利。

  陈知年还听阿美说,如果是公司领导,例如某部门经理生日是会被马总请吃大餐的。听说,去年叶钦生日,去财务部报销了一千多的餐费,而吃饭的地方则是传说中的泮溪酒店。

  有很多酸酸的‘听说’,但陈知年个人对公司的生日福利还是很满意的。毕竟,两百块的生日红包,相当于她三分之一的月工资了。

  阿美:“阿年,今天生日怎么过?”

  “嘻嘻。怎么过?当然是和男朋友一起过啦。”叶钦抛个媚眼,眨巴一下眼睛,妩媚又风骚,“成年人都懂的。”

  “钦哥,我怎么觉得你这‘嘻嘻’很暧昧?”

  “错了。不是暧昧,而是风流。”

  “呵呵。可能我站的是河的下游,而且缺少风,所以闻到的是下流的味道。”

  “怎么能说成年人的运动游戏下流?这是人生必备好不好?就像吃饭穿衣一样,都是日常所需。”

  陈知年听着叶钦和阿美说话,自动屏蔽状态,然后假装自己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假装听不懂。

  “阿年,你听我的,在和男朋友约会的时候最好准备套。女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一手。”

  “男朋友在床上说过的话,就和放过的屁一样,是不被承认的。”

  陈知年很无奈,“我还没有结婚呢。”

  她一个未婚的小姑娘包包里藏着套,男朋友会怎么想她?

  肯定会把她当成那种只能玩不能结婚的坏女孩。

  “阿年,结婚有结婚的玩法,未婚有未婚的玩法。婚后玩,是因为恩爱,婚前玩是因为刺激......”叶钦向陈知年灌输他的歪理。

  陈知年左耳进右耳出,就当风一阵。

  马小琴却看不过眼了,“叶钦,别教坏阿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玩了,收收心,找个好女人结婚吧。再玩下去,就真的没有好女人愿意嫁了。”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想要嫁给我的女人能从荔湾排到天河呢。”

  “呵呵。你就吹吧。”马小琴翻个白眼,“好好的人不做,偏要当渣渣。”

  叶钦笑嘻嘻的和马小琴开玩笑,“我可不是渣渣,我是甘蔗。”

  “甘蔗,又直又长又甜。”

  ......

  陈知年赶紧收拾东西走人,免得她可怜的小耳朵又要被祸害了。

  在穷得吃不饱饭的小时候,别说她的生日,就是父母长辈的生日也是平常着,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再后来,身边没有长辈在,就更没有人在乎生日是怎么回事了。记忆中,陈知年从来没有和家人长辈一起过过生日。

  没有。

  一次也没有。

  别说蛋糕,就是鸡蛋羹也没有。

  她第一次对生日有印象是在小学的时候,有同学送她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祝陈知年生日快乐’。

  陈知年才恍然,啊,原来今天是我生日啊。陈知年很高兴的带着卡片回家,炫耀给阿婆看,其实就是想要让阿婆给她零用钱。

  但是,阿婆说‘今天不是你生日啊。你生日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好吧。

  扎心了。

  原来,户口本上记录的出生日期并不是她真正的出生日期,她出生很长一段时间后才做的户口登记。

  在农村,一般人家都不太重视户口登记。很少有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就上户口。陈知年虽然是爸妈的第一个孩子,但也是在大弟出生并且周岁后和大弟一起上的户口。听说,当时村长还笑着问,要不要把两人登记成龙凤胎?

  不过,阿妈拒绝了。

  因为小时候的陈知年长得有些壮,比同龄的男孩子还要虎头虎脑,而大弟则偏秀气,白白净净,娇娇小小的。

  虽然两人的年龄相差不大,但个头却差很远。龙凤胎什么的,太扯了。

  等到小妹出生的时候,阿妈就后悔给陈知年上户口太早了,因为她打算把陈知年和小妹上一个双胞胎。

  可能是阿妈的意念太强了,长大后的陈知年是越长越小巧玲珑,而小妹则越发的高挑。很多亲戚朋友都把陈知年认作小妹,以为她才是妹妹。

  在农村,上户口真的很随意。

  随意得让人无语。

  所以,陈知年户口登记的日期和她的出生日期有着很大的区别。一直以来,同学朋友给她过的都是户口本上的生日。

  但在入职,陈知年在做员工信息登记的时候,生日填写的却是她真正的生日日期。为什么开始执着这一天?

  因为长大了,更能体谅父母的不容易,更能理解包容父母的曾经缺失的陪伴。这一天,她的生日,却是母亲的受难日。

  小时候不懂,总有很多不理解,甚至埋怨。

  长大了,开始感受、体谅母亲的不容易,就更能理解生日的内在含义。生日,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日子,也是母亲的。

  母亲承受十二级的痛苦把她带到这个世界,她感激,感恩。她想要在这一天,庆祝自己的生日,感谢母亲在这一天成为她的母亲。

  坐公交车去医院的路上,陈知年突然发现,父母没有为她过过生日,而她也没有为父母过过生日。

  她甚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

  下车后,陈知年没有第一时间去医院找周辞白,而是在附近的士多店打电话。

  即使隔着电话线,陈知年也能听到电话那端传来的大嗓门,‘陈大海,接电话。你女儿又打电话来了。’

  一会,陈知年就听到阿妈的声音。阿爸应该还在工地没有回来,所以接电话的是阿妈。

  阿妈是一如既往的开场白:“又打电话,有什么事吗?”

  “没事。”

  “没事打什么电话?浪费电话费。”

  “阿妈,谢谢你?”

  “什么?”

  “谢谢你是我妈?阿妈,我爱你。”

  阿妈的声音明显的慌乱,“和周医生分手,受刺激了?”

  真是的。就不能往好处想?

  “没有。”

  “被骗钱了?”

  “没有。”

  “没钱用了?这么远,我也不会寄,明天让你爸寄?急着用吗?急的话,你先问小叔借......”

  “妈,我有钱。”

  陈知年很无奈,就不能感动一下?

  阿妈一秒暴躁,“有钱,你乱说什么?吓死人了。要真感谢我,就赶紧嫁出去。别成老姑娘在家里祸害我。”

  陈知年抿抿嘴,翻个白眼,“我现在就去找周医生约会。”

  “约会就约会,在街上走走就好了,不要做不该做的......没有结婚,不能要求人家买太贵重的东西。还有,女孩子要矜持,要自我......”

  阿妈唠叨起来就没有时间观念。

  总担心陈知年在恋爱的时候吃亏。阿妈一直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恋爱?两个人有好感就订婚啊,恋爱不是耍榴芒吗?

  现在的女孩子对两性关系越来越随意,阿妈总为陈知年担心,总担心她也学坏了。

  “哎呀。快三分钟了。我挂了啊。”

  然后陈知年又听到阿妈急急的声音传来,语速堪比快嘴,“没钱就找小叔借。和周医生一起,脾气不要太急,太躁,男人总喜欢温柔的女孩......挂了啊。”

  陈知年听着盲音,无奈,就不能给她一分钟,让她有表达感情的机会。陈知年不知道,阿妈在挂掉电话时,就红了眼眶。

  孩子长大了。

  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长大了。

  好像见风长。

  没有他们的照顾,没有他们的陪伴,也长大了,长得好好的,没有学坏。天知道,他们长年累月的在外面打工,最担心的就是家里的孩子学坏了。

  每次听到谁家的孩子因为没有父母教育而学坏了,她就一整宿一整宿的睡不着,担心,害怕。甚至想着不要赚钱了,回家教孩子去。

  但不赚钱了,拿什么交学费?

  只能咬咬牙,坚持下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知不觉,大妹已经二十多岁了,而他们和孩子真正相处的时间可能没有三年。每年都只有过年的十多天时间,匆匆忙忙的回,急急忙忙的离。

  孩子们对他们生疏,他们对孩子也陌生。

  今天是大妹生日,她记得的。但让她说什么‘身日快乐’之类煽情的花,她也说不出口。

  很庆幸,孩子没有长歪,没有学坏。

  等给把家里的孩子嫁的嫁,娶的娶,她这一辈子的任务也完成了。

  “怎么了?孩子出什么事了吗?”士多店的老板娘和王芳认识也有好几年了,再苦再累也没见王芳红过眼。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孩子出事了。

  但看王芳的表情,更多是欣慰,并没有孩子出事的焦急。

  “我家大妹说喜欢我,感谢我呢。”

  她辛苦了一辈子,就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当最怕的就是孩子不理解,就好像小时候那样问‘爸妈为什么要出去打工?不能在家里吗?’

  大妹应该能理解的吧?

  理解他们作为父母的不容易。

  “你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以后就是想不完的福气。看你女儿这样每周一个电话问候也是孝顺的。”

  “哎呀。也不知道在哪学的,说话甜腻腻的,羞死人。”

  “你就偷着乐吧。养了个好女儿。”

  ......

  陈知年很无奈的挂了电话,然后一看,两分五十八秒,卡得精准。

  无奈的笑了笑,然后交了电话费。

  陈知年先去小叔家,问问小叔知不知道阿爸阿妈的生日,小叔愣了好一会,摇头说不知道。

  “哈哈。我连自己什么时候生日都不知道。至于大哥的生日?还真不知道,没有庆祝过,不过,你外婆应该知道。”

  “你爸三十一的时候,你外婆曾经办了寿礼。”

  青山镇,男人虚岁三十一,足岁三十的时候,岳母就会准备寿礼来帮女婿过寿。男人三十而立,也是一种展望,岳母希望女婿带着女儿一家幸福安康,越过越好。

  当然,这是岳母和女婿关系好的前提下。

  “我问问外婆。”陈知年立刻给外婆打电话。

  早几年,大舅做工程赚了钱,在家里装了电话机。说起来,外公外婆家是他们大队最早装电话机的人家。

  外婆不仅记得阿妈的生日,还记得阿爸的生日。知道陈知年想要帮父母过生日,外婆直说‘大妹长大了,知道心疼爸妈了。’

  陈知年用纸笔记下来,外婆一再叮嘱,‘不要随便把自己的出生时候给别人。有些人会用出生时候来使坏。’

  陈知年一再保证,外婆才放心,然后又问起周辞白。

  说来说去,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什么时候结婚?’自从知道陈知年有男朋友后,外公外婆,还有爸妈就开始催婚,好像她在不嫁出去就对不起全世界。

  每次打电话,必有催婚。

  “外婆,你应该问问我工作好不好,顺不顺利?会不会被人欺负?”

  外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