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人类在征服星海之后的传说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话术逞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那杯热茶,自孙春芬副科长的手中滑落,“当”的一声,砸成了无数块碎小的瓷片。

  温度已经不是很高的茶水,溅在了三个人的腿上,瞬间浸湿了大家的裤子和裙子——但是,没有人在意这种小事。

  孙春芬瞪大双眼,视线在明永健助理和于慧君之间游移;她看到,于慧君在说出这话之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整个人瘫软在椅背上;而明永健,则默默地吸了口烟。

  她所不能理解的地方,正是话术的威力。

  从最开始的那个问题起,明永健就使用了话术。而于慧君也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用了“简洁答复”的策略应对;这种应对,也确实打乱了明永健的计划。

  但是,他迅速修正了自己的提问方式。

  第二个问题,并没有及时引起于慧君的警觉;或者说,她有所警觉,却找不到合适的应对方案,只能以不变应万变的继续“简洁答复”;然后,她就不由自主地,踏进了这场连环提问的陷阱。

  事实上,一千年前,在“口供”还是判定案情重要依据的时代,几乎所有国家的暴力机关,在审讯犯罪嫌疑人、试图获取口供的时候,都会采用这种连环提问的方式。

  通常,他们会先问出一些很弱智的问题:

  “姓名?”

  “性别?”

  “年龄?”

  “……”

  然而,对于这种弱智问题,只有初犯,或者说没有反刑讯经验的小白们,才会如实回答;稍微有一些经验的罪犯们,都懂得要从第一个问题,就开始抵抗。

  “你有病么?不知道我叫啥,就把我抓来?”

  “你眼瞎了,看不出我是男是女么?”

  “我也不记得自己的年龄了,你看我像多少岁,就随便填一个吧……”

  “……”

  这种抵抗,绝非没有意义的行为。正好相反,越是对话术威力有深入了解的人——比方说讼棍——就越会更多地,使用这种抵抗。

  事实上,这种抵抗,在讼棍最多的国度,也就是当时的美利坚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那句臭名昭著的“你有权保持沉默”,就是讼棍们设计出来的,还写进了当时的法律里——当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出现在他们的当事人面前、或者不能替代他们应对这种连环提问的时候;沉默,就是这些讼棍们,为当事人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抵抗。

  **********

  正如那位杜慎言总监,在华夏大药的董事局里,用话术帮助裴秀峰董事通过了一个“绝无可能通过”的议题那样;这种连环提问,说穿了,其实也就是在利用人类大脑的思维惯性。

  这些弱智问题,像是明永健的第一问,是非常容易回答的,同时,也并没有任何值得隐瞒的地方。可是,只要答问者掉以轻心,草率地实话实说;大脑的思维惯性,就会让他产生一种“原来这么简单,就可以回答一个问题”的轻松感;在听到后续的问题时,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要继续作出诚实地回答。

  同时,这还存在一个“沉没成本”的问题,如果前面的问题都说了实话,突然在某一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页)